想毁掉一个孩子,“假装爱他”就够了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其实是这个世界最大的谎言。
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放眼我们的现实生活,大部分家长都只是在“假装”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并不接受自己孩子的本来样子。
如果他好动,就送他去学画画,学着安静;如果他安静,就送他去学跳舞。总之就是不愿意让孩子按照他原本的样子去成长。
他们在内心深处,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孩子很普通,可是他们自己却实实在在的很普通。他们把“我必须完美”的婴儿式渴望,毫无遗留的压在孩子身上,一心想把孩子打造成自己最满意的样子。
而对孩子对爱、关怀、陪伴的渴求视而不见,一度认为孩子的情感需求是不独立、没出息的表现。
这些在情感忽视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或许在业务能力上特别优秀,能成为家长炫耀的资本。可是他们的内心却始终缺这一块,那本该由父母的爱来填充的一隅,始终是缺的。
在很多事情面前他们无法自信,在爱的人面前他无法坦然说爱,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
因为脑海里的我不行、我不配、我没有资格,始终漂浮不散。
给他们种下此种潜意识的无一例外是他们没得选的父母,这些父母不会在孩子痛苦的时候安慰,甚至还会落井下石,美其名曰,打压式教育。
电影《少年的你》里,陈念的母亲长年不在女儿身边,她卖三无产品,把陈念一个人丢下面对债主的讨债,她在陈念遭遇欺凌受委屈的时候,只会说好好学习,甚至都不担心陈念的人身是否安全。
她总是在电话的另一端对陈念说,妈妈爱你,妈妈就指望你了,在外面赚够钱才能供你上大学,可是她可曾有一次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现在的父母都以为只要给孩子提供了充足的教育,就算是尽到了父母的责任。
按照罗杰斯的理论,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那么大多数的中国小孩是没有得到过爱的,他们从出生到成年从未被接纳和理解过。
或许他们听到过“我爱你”三个字,但一定有你要优秀、成绩、听话、懂事的前提条件。
可是真正的爱,应该是不需要条件的。不因为你是否长得漂亮,不因为你是否优秀,只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
王菲有两段失败的婚姻,可在窦靖童和李嫣的脸上却从未看到过自卑,相反她俩永远是那么自信,那么忠于自我,对任何事情都不卑不亢。那是只有在慢慢的爱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才会有的气场。
所有凌驾在对孩子的期望之上的爱。都不是真的爱,他们好像对孩子付出了很多,可孩子并没有感受到真实的被在乎、被爱,而是在父母的期望之下接近窒息。
心理学家乔尼斯·韦伯提出过一个概念——童年期情感忽视,指的是童年时期父母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给孩子造成的心灵伤害。
这种伤害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很多人在潜意识里终其一生,都在弥补这种童年伤害,他们会不自觉的重复童年令人沮丧的经历。
在这种过程中,他们渐渐的活成了别人进不来,自己也出不去的孤岛。
所有种下的恶,在某个时间节点都会开出悲剧的花。
曾在微博上写下15000字控诉父母的北大才子王猛,他个人非常优秀,称得上是人中翘楚,但他却12年不回家过年,拉黑父母6年。究其原因,亦是经年累月的被父母忽视,王猛从小到大只被允许做父母认可的事情,任何事情只要父母不同意,怎么抗争都是枉然。
这给王猛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痛苦,不难想象在他成年以后的生活里,一夜一夜被空虚感包围。
他拉黑父母,不回家过年只不过是对父母曾经忽视的报复。可父母却觉得他不懂感恩,父母的爱多么伟大啊,倾其所有,不求回报。
特别赞同学者刘瑜在《愿你慢慢长大》中说过的一段话:
“生孩子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事情,用别人的生命来完整自己,母亲对孩子的爱,不过是为她生孩子这个选择承担后果而已,谈不上什么伟大。”
我有一个在世俗看来很恶毒的想法,创造出母爱伟大这个概念的人,一定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她希望通过道德的方式来约束孩子的一生。
或许这个想法过度解读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有太多孩子一直活在父母虚假的爱里,找不到根。
如果你不想毁了你的孩子,请不要再假装爱他。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Rotenberg, K. J. (1995). The Socialisation of Trust: Parents’ and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Trus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18(4), 71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