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我希望生活当中那个于和伟不是任何角色
开年以来,演员于和伟的人气居高不下。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就凭借三部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上阳赋》《巡回检察组》以及电影《刺杀小说家》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收获了“宝藏男孩”“老戏骨”的美誉。
三月初的北京,春寒料峭。在忙碌的拍戏间隙,于和伟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专访。视演戏为一生事业的他坦言,“我们这一代人走到今天,正是当打之年,我希望能够尽最大努力带给大家影响力更大、生命力更长的作品,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事业做一些贡献,这是我的理想。”
向往那个时代的文人风骨和君子礼仪
在近日大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中,于和伟演绎的主角人物陈独秀尤其突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实际上他并非第一次饰演陈独秀,早在十年前,他就在电视剧《中国1921》以及后来的电影《建军大业》中塑造过陈独秀。“不管戏多戏少,一旦去演,总会对人物去做一些了解,我当时就觉得这个人物挺有意思,算是种下了一粒种子。”
出演《觉醒年代》,最初是张永新导演找到于和伟,“张导很兴奋,全景式讲述了那个时代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这‘三驾马车’在北大和《新青年》的故事,讲得特别棒,说老实话我当时就怦然心动,也很受鼓舞。”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后,于和伟找到了极大的信心,觉得这个人物这部戏,可演、可做。
于和伟直言,演绎历史人物,神似更重于形似。他饰演的陈独秀刚出场时,形象邋遢、踌躇。但逐渐地,这个人物身上的坚定与热血开始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尤其剧中有很多大段的演讲,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人都被于和伟塑造出的那股劲儿打动——既狂放又真诚,既孤傲又认真,既有哲思又接地气儿,对家人对儿子别具温情。
于和伟感触很深,拍这部戏时整个剧组都尽可能地去还原当年真实的状态,“每一份电报都是当年的复印件,一些大段的演讲都是对照原来的演讲稿还原的,还要把当时的措辞方式口语化。”为了保证拍戏的现场情绪,他对自己有个标准——尽量做到一整场戏都一条拍下来。有些在北大礼堂演讲的戏,一口气演下来就是六七分钟,往往下来之后,监视器前的场记都忍不住跑到他跟前边鼓掌边说:“于老师太好了!我们对着剧本看,一字不差!”他也感到自豪,“演员的荣誉感就在这儿了吧。”
接到《觉醒年代》剧本后,于和伟做了很多功课,“不一定就是瞄准自己所演的陈独秀一个人,而是那个时代的新青年方方面面的状态,他们的精神面貌,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气质类型,都要有所捕捉。”他坦言整个拍摄期间都怀有一种热血澎湃的心情,特别是那个时代的文人风骨、君子礼仪等等,都让他心向往之。
对人物进行二度创作时,于和伟明显感受到陈独秀的性格在当时的知识分子里非常具有代表性。“那个时候君子和而不同,两人未曾谋面,但可能神交已久。初次见面,陈独秀跟胡适就可以去吃涮羊肉,在饭馆里面就可以四目相对,深情凝视。陈独秀的心是坦荡的,他觉得我就是欣赏你的才华,就是希望你能够为我们的共同理念去做事、去寻找出路,其他的什么谁当文科学长都不重要。就算吵一架,没关系。扭过头胡适也说陈独秀的好,这个好是在于陈独秀的思想境界和所阐述的道理。”
在他看来,那个时候知识分子的风骨,应该正确地呈现给现在的年轻人,“这段历史的脉络是需要给现在年轻人捋清楚的。”
上戏之于我是摇篮,是主题公园
于和伟1971年出生在辽宁抚顺。少时父亲早逝,妈妈含辛茹苦地拉扯他们兄弟姐妹九个孩子。熬过苦日子的于和伟初中毕业考进了抚顺幼儿师范学校,当时上中专管分配,意味着将来能有个铁饭碗。
没想到临近毕业时,于和伟却选择去考话剧团。“年轻时候贪玩、懒惰,我的音乐专业并没有学好,一想到毕业之后要到小学当老师就极其不自信,担心自己误人子弟。正好当时话剧团到学校招生,考上之后才知道,其实我更爱表演,只是之前有点麻木愚钝,从来没想过。”
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就像眼前打开了一扇窗。可是于和伟在团里待了两年,基本上都是跑龙套。他意识到只有更好地去钻研这个专业,才能走上更大的舞台,于是下决心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直到现在,于和伟还记得考上大学时的激动心情,“当时东三省总共也没招几个人,我就考上了全国最好的戏剧学校,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特开心,特欣喜,还很庆幸。”